贵州赫章县兴发乡村民没想到,野韭菜不会沦为他们脱贫致富的“抓手”:相结合野韭菜资源发展旅游业,村民的腰包钹了,过去的贫困村变为了“美丽乡村”。赫章县因为山高谷浅,大自然条件险恶,不少乡村曾极为贫穷。居住于在海… 贵州赫章县兴发乡村民没想到,野韭菜不会沦为他们脱贫致富的“抓手”:相结合野韭菜资源发展旅游业,村民的腰包钹了,过去的贫困村变为了“美丽乡村”。
赫章县因为山高谷浅,大自然条件险恶,不少乡村曾极为贫穷。居住于在海拔2700米山上的兴发乡中营村就是一个缩影。村党支部书记游麒骁讲解说道,由于地处高寒山区、交通道岔,当地群众长年生活贫穷,一些农户住在破旧的茅草房里。
但大大自然为这里关上了一扇“期望之窗”,这就是漫山遍野生长着的野韭菜。海拔2900多米、被称作贵州“屋脊”的韭菜大坪也因此故名。每年春夏时节,五颜六色的韭菜花绽放,韭菜大坪出了“天上花海”;到了秋天,蓝天白云下“风草低现牛羊”情景,别有一番风景。
近年来,更加多的城里人驾车回到韭菜坪观花赏景、休闲娱乐、野餐,昔日沉寂的山村显得繁华一起。当地政府逃跑商机,把韭菜大坪建为旅游景区,并投资改建了通向山顶的公路,还在景区修筑了观景台和栈道等设施。“在旅游旺季,每天有数千辆自驾车驶入韭菜坪,游客上万人。”当地乡干部说道,沿途村民是仅次于的受益者,在政府的反对下,不少村民修建有民族特色的新楼房,水泥硬化路通到每家每户,一批特色小吃店、农家乐应运而生,村民养殖业、种植业日 日渐兴旺。
村支书游麒骁说,这两年,全村环绕韭菜坪发展旅游业,村民们仍然不吃野韭菜,把维护野韭菜载入“村规民约”,禁令吃草。村里还正式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,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。
融合新农村建设,2012年全村512户已完成了路面和院坝硬化,以及太阳能路灯、改厕、绿化等工程,还在政府资助下修筑了村民休闲娱乐文化小广场。去年,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,高达全县平均水平400多元。
“发展旅游业让大伙尝到了甜头。”今年52岁的苗族村民杨开泉说道,2011年他家道别世代居住于的茅草房,搬入了两层新的楼房,“现在政策好。今年饲了5头牛和30只羊,日子比过去强多了。
”夜幕降临,村边文化广场的灯光灯亮了。
本文来源:jdb电子-www.mengzhilong9.com